繼一個月前被原來的手機完全背叛我之後(手機連同sim卡完全故障),我換了一支全新的最屌的商務級頂尖手機。功能之神奇無所不能,讓我至今難窺其堂奧,還在摸索當中,料想,我大概只學會使用了不到一成的功能吧! 這其中我最熟練的,就是個很簡單的遊戲,叫做Bubble Breaker。

簡單說呢,跟俄羅斯方塊差不多,五種不同顏色的泡泡,相鄰兩個以上,點擊兩次就能消掉,越多個相鄰在一起被消掉,分數越高。也就是說,分數要高,就要想辦法讓越多同顏色的泡泡聚集在一起,然後一口氣消掉。問題是五種顏色泡泡混雜在一起,究竟要先兩三顆的先消掉哪些比較少,或比較散的泡泡,讓比較多、比較集中的泡泡能聚集在一起,常常就很傷腦筋、顧此失彼,有時候只顧要湊出一大片區域,忽略了一兩個泡泡卡在其中,玩到最後,所有的佈局全部功虧一簣。又或者一兩顆泡泡太早殺掉,結果最後要破紀錄,偏偏就差那麼幾分。

人總是這樣吧! 看著遠方的大目標,往往覺得眼前的小事情就無關痛癢。結果最後究竟栽在哪兒呢? 回頭看,那顆小泡泡,已經變成當下的滿頭包了。

常聽到年輕人抱怨說,哪個客戶又哪個雞毛蒜皮兒的小事情,挑剔了老半天,搞得人仰馬翻,又做不出個什麼像樣的作品,也賺不到什麼錢,每天忙這些事情,能闖出什麼名堂? 又聽到他們幹譙老闆啥都不做、也不幫他們,越做越火越想走。

說實話,我也曾經強烈的懷疑,我認真了超過21年,經手過的案子沒上萬也有七八千個吧,可我有做出多少代表作嗎? 我有功成名就街知巷聞嗎? 我還真的沒有什麼像樣的成績能拿出來唬人的! 近十年來,我也一直都是在老闆欣賞我,可我看不起老闆昏庸的狀況下離職。我還應該繼續尋找懂得用我的伯樂嗎?

如果說廣告圈的成敗是以業績排名跟得獎論英雄的話,那就不難理解現在的廣告人,為何看著每天滿坑滿谷的不賺錢菜市稿仰天長歎了,還要被客戶挑三揀四鄙視愚弄,簡直是生不如死啊!

但廣告圈真的這麼慘嗎? 真的比其他行業悲哀嗎?

前陣子看日劇『空中急診英雄』,劇中提到醫生的無奈就是,即使醫好了一千個病患,但只要一個小細節疏忽醫死了一個人,就可能要被家屬或社會審判,就算沒有身敗名裂,也要一生背負著這個陰影,壓力有多大、風險有多高。再說,每天只看感冒發燒流鼻水打噴嚏咳嗽的一般內科小兒科醫生,一天看診十來個小時,每天與病患病毒細菌為伍,又能賺多少名利呢? 難道不當開刀的外科醫生,就不叫醫生嗎? 就不能濟世救人嗎?

當下多數的廣告人,尤其是創意人,也許根本沒搞清楚,不是只有做得獎稿,才叫做廣告,也不是每個案子都有數百萬上千萬能揮霍,才能發揮專業展現實力。

了解拳擊規則的人就知道,不是只有KO擊倒才能取勝,靠著每個出拳的細節擊中對手重點部位,一樣可以累積積分贏得勝利。而且事實上,拳擊的藝術,就在於呼吸、拳法、腳法等力道的節奏掌控,以及對於敵我強弱優缺點的仔細分析才能致勝,並非只靠蠻力猛攻亂打。

鄙視每天日常要面對的繁瑣工作,只想做大作拼得獎的想法,就像只想靠莽撞出拳擊倒對手贏得冠軍的拳擊手一樣,只是個莽夫,不是真正的運動員。

公路賽車動畫『頭文字D』給我ㄧ個很深刻的領悟,要領先、要超越對手,不是只靠著在直線道加速猛衝,因為那是車子的性能在決定勝負,不是車手的技術。在每個彎道大膽而精確的殺出最完美的路線,逼近到零點幾秒的極限,累積每個用心攻略的一分一釐,才能獲致最後的成功。就像赤城紅色彗星「高橋涼介」的名言說:『勝利,是沒有風格的!』真心想追求勝利的人,是不會執著於只用一種方式勝出,也不會讓自己忽略放棄每個能致勝的細節。

明知道工作忙碌隨時有變化,會不會早到公司、隨時stand by? 明知道要開會,會不會早點做好準備? 自己負責的案子,能不能每件事情都盯著多想一點? 碰到問題,會不會嚐試每一種可能解決的途徑? 每個千篇一律的小案子,是否都能再去思考有沒有可能有新的突破?或是更有效率的作法? 主管的置身事外不理不睬,是不是能當作自己全力發揮的機會? 客戶的刁難,可不可以當成是信賴感的測試考驗? 預算跟創意空間的限制,能不能當成是想像力、執行力的進階考驗?

也許每個讓人不想面對、嗤之以鼻、心灰意冷的事件困境,都像是個bubble一樣,去解決,或是逃避,得或失,可能當下看,也不過就只是1分,但事後檢討回頭看,也許會發現,失敗或成功的關鍵可能就是這1分,早點或晚點達成目標,也就只差這1分。

一個bubble的放棄,你放棄的,不是一個分數,而是一種習慣、一個態度、一個機會、一種決心,還有別人對你的尊重跟評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z55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