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演藝圈有個當紅的新名詞--B咖」。
大意是指,演、歌、主持線上的二線藝人。
這些人一一點名來看,幾乎都出乎圈內圈外人意料,其實都出道有一段時間了,大家也許偶而、甚至常常會看到他們在戲劇中演個小配角,或是曾經出過一張唱片,卻因為不賣,而開始轉變成綜藝或談話、遊戲節目的通告藝人,靠賺取通告費維生。
他們無須承擔任何一個節目的成敗,卻也永遠沒有主導任何節目製作內容方向的主導權,製作單位要他們配合作任何演出,要扮醜、裝呆、上山下海玩遊戲玩命,他們永遠都要捨我其誰,像隻訓練有素的寵物,主持人丟球、丟梗出來,他們就要搶著接梗做效果,甚至表現出樂在其中、樂此不疲的超HIGH狀態,讓觀眾看了大罵白痴、大呼痛快,或是不忍卒睹,然後收視率數字就會決定他們還有沒有機會再接到通告,再度靠扮醜、裝呆、上山下海玩命來賺錢。當然,笑果好的,通告費就有機會漲一點。但要成為節目的固定咖,還是要看每次的笑果,笑果不好,節目還沒掛,B咖就會先消失了! 盛行遊戲節目的時代,即使因為玩遊戲受傷了,沒有保險、沒有實質的傷病慰問金,因為這都是當一個B咖要自行吸收的成本。沒有大牌主角、主持人的保障集數演出收入,沒有當紅明星還能挑通告、退通告的特權,他們的演藝生命,完全要看製作人跟大牌主角或主持人的臉色,或是觀眾笑罵他們白痴搞笑的程度來決定。

覺得他們可憐嗎? 時代變了,他們出頭的機會終於來了! 最近有個新節目叫做「黃金B段班」,就是由一群資歷長短不等、背景各不相同的B咖甚至C咖、D咖通告藝人組成的,他們有的原來是歌星、演員,或是小助理、幕後工作人員,甚至是節目大製作人,然後各自因為敢於表現、葷腥不忌,敢製造A咖不方便製造的笑果,精於幫A咖幫襯加分,成為各大綜藝談話節目的收視率辛辣七味粉,所以在這個物價高漲、收視率節節退、A咖貴死人的時代,這群拼命又廉價的B咖終於闖出自己的節目了。

雖然沒有A咖壓陣居中協調串連這群看似烏合的雜牌軍,能否創造高收視也還未可知,但是這個現象再度告訴我們,價格的訂定,取自於相對的高價值,只要有價值,也就有機會在市場上喊價,創造自己更高的價格。

但相較於「黃金B段班」這群B咖的際遇,最近在另一個由另類B咖身分竄起的梁赫群及黃國倫主持的爆紅節目「王牌大賤諜」,卻出現了一堆演藝圈的中低收入戶,一群看來始終沒起色、載浮載沉的N咖。仔細一瞧,有些人也是出道十年,甚至也有過一些大家有印象的代表作,但是,多半來說,沒有明顯特色,只能被動等待一些不重要小腳色通告,是他們的共通點。這些人有的原先各有專長跟職業,因為懷抱對演藝圈的理想而放棄原本可能不錯的收入進入演藝圈,結果卻是看不到明天的不歸路。有的是年紀輕輕的美眉,覺得年輕就是本錢,覺得能吃苦,敢熬敢等,應該就有機會,所以也不去思考其他行業的退路,苦哈哈的守著一個月兩三萬甚至一萬塊的收入,慘澹度日。有的則是家境清寒,只希望有機會由黑翻紅改善家中經濟。

他們接到這種藝人中低收入戶的通告,還要滿懷感激的來表現自己有多窮、多苦、多執著,然後在節目終了希望能夠在同是中低收入藝人的五人中,被挑選出來獲得下一次通告的機會。即使被現場其他主持人來賓看似同情其實充滿諷刺的刺探他們貧苦交加的生活,或是將他們看不到明天的演藝生涯更誇張的鐵口直斷到一文不值,還是只能含著眼淚、帶著微笑,感謝、懇求、再拜託製作單位、拜託觀眾賞他們一個通告。

說實話,在這個每天可能都有人公司倒閉被裁員、失業、破產、沒錢吃飯、沒錢看病、沒錢下葬的今天,我實在無法同情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們不夠慘,是因為還有很多人跟他們一樣慘,甚或比他們慘,但是卻比他們更積極的找工作、打零工賺錢,甚至還不忘充實自己或是一點一滴的存錢,懷抱一個不遙遠卻可以靠自己一步一步實現的目標。而且,這群演藝圈的中低收入戶,不能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圈子,繼續盲目的往死角裡站,要怪誰呢?

其實演藝圈跟一般職場仍有許多相似之處。要紅,一要有才能,二要有膽識,三要懂得身段的調整。哪個A咖的大哥大姊級藝人不是從小咖開始的?不管是唱歌演戲或是主持,創造出自己的特色,而且能根據環境改變,不斷改進蛻變,才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卡位,甚至登上大位,當一個經得起時間潮流考驗的超級A咖,這是基本的才能要求。而膽識跟身段,就是指在一堆藝人當中,如何搶鏡頭適當的表現自我,卻又能巧妙的用彈性身段,接受A咖的批評指教或是惡整,或是不被其他B咖排擠。用打籃球來比喻,要搶球當然要衝撞卡位,但是過於莽撞會犯規,甚至被隊友孤立,太溫吞則根本搶不到球,道理一樣。要搶戲,搶得讓A咖有點牙癢癢的,卻又伸手不打笑臉人,然後讓觀眾的口碑評語幫自己撐腰。自然就有生存出頭的空間。

但最重要的,仍然是才能特色。特色才是核心價值。膽識跟身段只是拿來推銷加分的手段。

前面提到的梁赫群,出身幕後製作班底,對演藝圈生態的了解、機靈的反應,加上誇張的言行肢體動作讓他從幕後來到幕前,更從來賓變成爆紅的主持人。不管他是否討喜,但不可否認,確實很會製造效果。這就是他的特色,了解演藝生態,並且用激爆的言行表達耍白痴。他正在創自己的風格,一個至少觀眾目前買單的風格。這樣的風格,若沒有多年來的節目製作實戰經驗,加上自己對所有藝人的觀察分析,恐怕幕後永遠是幕後,小梁永遠是小梁,永遠只能靠邊站納涼。

諧星,有諧星的專業跟地位、尊嚴。我們在國外眾多偉大的諧星如卓別林,甚至近代的金凱瑞身上,都能很清楚的體會到。而事實上,即使是一般綜藝節目的搞笑,也是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單純只是美、帥、醜、笨,都不能保障飯碗。任何行業、任何人,都不會因為只有誠意或是可憐,而獲得工作機會或是得到他應得的價格。就算拼了命把份內事情做完,都未必有競爭力能出頭,或是對公司團體有貢獻能被賞識。

無論在哪個領域,A咖、B咖,或是C咖以下,都一樣。在你現在的處境跟地位,如果你不能做出「+」的付出跟效果,一定會被打成「一」,甚至被降級。A咖也許領先地位不保,但只有保持B+狀態,甚至A+衝勁的B咖,才有機會出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z55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